好命從那裡來?
目前分類:good article (24)
- Feb 05 Sun 2012 11:54
好命從那裡來?
- Aug 22 Mon 2011 12:51
~~ 增胖與減重的5種食物 ~~
增胖與減重的5種食物 |
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/王秀伯 (本文選錄自《健康世界》428期) |
- Jul 04 Mon 2011 22:27
~~~ 愛護膝關節,不能等 ~~~
本文選錄自《健康世界》426期 |
- Apr 04 Mon 2011 19:44
真是經典的國家文化~~~~~~《好文欣賞》
真是經典的國家文化~~~~~~要看到最後喔~~~ 作者:Wang Austin
- Mar 25 Fri 2011 17:49
8個小故事 頓悟8個人生道理
- Mar 24 Thu 2011 07:54
最假的34句話 ~~~~
- Jan 27 Thu 2011 11:17
(好文欣賞) 向下開的櫻花/大陸冷氣團 ~~~~王文華/聯合報
向下開的櫻花/大陸冷氣團
王文華/聯合報
十二月,是朋友們相聚的季節。我總是在這個月,算自己情感的帳。算今年講了多少
次:嘿,好久不見!最近好嗎?……
偷來的時光
他們說,85度是咖啡最好喝的溫度。我說,58度是友情最香醇的濃度。
十二月一個禮拜一下午,大陸冷氣團南下。整理家裡,發現兩瓶金門高粱。標籤上寫著
「58度」,我想起「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」。
拿起手機,開始約朋友。
朋友分好幾類:一起爬山的、一起看戲的、一起旅行的、一起把妹的。我不會約看戲的
一起出去把妹,因為他們都習慣坐在那裡不動。
幾類朋友中,沒有酒友這一類。這年紀找到一起有高血壓的朋友,比找到一起喝高粱的
容易。於是挑了最熟的幾個,發簡訊給他們。
「今晚六到八點可有興致小聚?我有一瓶高粱。」
這簡訊其實很失禮。星期一大家都忙,誰六點有空?六點的聚會,怎麼到了下午才邀
約?更扯的是主人自己八點要走,還好意思張羅?
本來不期待有任何回應,但立刻就有人答應了。原來大家都寂寞,都在等那個「失禮」
的人來發起。
五位朋友喝到八點,一瓶才喝了四分之一。我起身:「抱歉我待會還有事,你們繼續
聊。」沒想到大家都如釋重負,跟著我走。散場前我們在高粱瓶上簽下各自的姓名,相
約下次寒流再聚。
出了餐廳我跟朋友抱歉早走,他卻偷笑說:「還好你簡訊中有說只到八點,否則我就不
來了。」
朋友們在酒池肉林中走過一圈,知道徹夜狂歡的party很多,餘韻無窮的聚會很少。喝
到失態很容易,喝到想念太太很難。八點,正是見好就收的時間。
就這樣,在今年第一波大陸冷氣團,我偷到兩小時的溫暖。
感動容易、行動難
十二月,是朋友們相聚的季節。我總是在這個月,算自己情感的帳。
算今年講了多少次「嘿,好久不見!最近好嗎?找一天一起吃飯,聚一聚」,然後沒有
下文?
算今年拿了多少名片,交換名片的當下熱情洋溢,幾天後連名片主人的臉都想不起來?
算自己發了多少封給一大票人的簡訊和e-mail,發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收件者有誰?
算今年「臉書」上累積了多少朋友,噗浪上Karma值有多高,可是當臨時要撂人喝高
粱,不知道可以邀誰?
算今年聽到並發誓過多少次「珍惜所有,不要視為理所當然」、「人生無常,要活在當
下」,但覺悟了兩天後,又開始為名利張牙舞爪?
這樣一算,我發現:相識容易、維持難;感動容易、行動難。
我們總是為了要「建立人脈」,認識一大堆新朋友,但後來並沒有心思去維持那些關
係。最後那些「人脈」就像動脈,慢慢硬化。
我們也因為一時感動,立下了誓言和心願。但那些心願的強度,就像許願的蠟燭,一陣
風,就沒有了。
那些感動可能來自於事業挫敗、朋友猝逝、家人生病,或《陪你到最後》那部電影。但
感動很難化成持久的行動,很多時候,我們想要的愛、想過的生活、想追求的夢想,以
及其他一切想改變現狀的意念,都只是某個特定的場合、氣氛和流行的產物。一旦朋友
下葬、電影散場、流行話題和特定氛圍過去了,我們的行動力也沒了。
不強求,但要做球
這樣說來,沒有行動力似乎不好,其實未必。
事業上太劍及履及,有時造成天下大亂。汲汲營營找人吃飯,會給對方帶來壓力。理想
的方式,是順其自然,但偶爾製造驚喜。
順其自然,不但要順自己的自然,也順別人的自然。
很多時候我們感嘆「人情冷暖」,是只想到了自己的狀態。我失意了,沒有人關心我,
這世界真冷漠!但別人怎麼知道你失意?別人失意時你也未必知道或關心!就算別人知
道也關心,但別人的生活有很多更緊急的事你不知道,不該期待別人放下那些事來關心
你。
人情沒有冷暖,人情一直是這樣。事實上,你得意時身旁的熙來攘往,也不是「暖」,
那只是反應了人們喜歡湊熱鬧的天性。現在熱鬧沒了,大夥散了,不是變「冷」,只是
恢復常態。
每個人的一天有不同的行程,每個人的一生有不同的情節。到頭來,行程和情節能搭配
的,便成為好友。搭不到一起,不見得他或你冷漠,只是沒有緣分。
高粱宴,我約了很多人,沒來的,比來的多。這並不表示沒來的就「不夠意思」或「不
給面子」,只是在那一個人生的點,我們搭不上。朋友之間很多煩惱,都是我們對自己
的付出,有過多的期待;而對別人的回應,有過度的猜想。很多失落感沒有必要,因為
搭不上不是我們或對方故意的選擇,只是機率上必然的擦肩而過。
尊重別人的自然,但接住別人丟出來的驚喜。一個周日早上我到陽明山爬山泡溫泉,擦
乾身體那一剎那,住在山上的朋友打電話約我到他家午餐。平常一小時的車程,此時走
路五分鐘就到。我去了,那個下午,比任何刻意的相約都愉快 。
但順其自然,不表示就不用心思。公司的尾牙,我喬了兩個禮拜。運籌帷幄,只為了選
一個大家都方便的時間。 值不值得,值得。因為這一ㄊㄨㄚ的組合,這一生不會再
有。
事實上,這一路上任何組合,這一生都不會再有。所以難約的人,就提早一個月約。遲
到大王,就不要一直問「你在哪裡」。凡事不強求,但還是要做球。一切隨緣,但邀請
函和提醒信還是要各發一遍!
緣分像天氣
今年,幾個朋友離開了我,甚至離開了這世界。還在身邊的,也經歷著大大小小的磨
難。我猛然醒悟:認識一個人是這麼容易,但失去他也是如此突然。而在這年紀失去,
不再是年少時朋友絕交或情人分手。在這年紀失去,就是永遠失去了。
十二月,天氣冷冷熱熱。就像一路走來的朋友,分分合合。緣分像天氣,我無法控制。
只能天冷加衣,順勢而為。天熱時,就約朋友吃冰。天冷時,就拿出那瓶高粱。大陸冷
氣團南下,酒友團把寒意鎖在杯底。這58度的友情,不太濃,也不太淡。不會疏離,也
不會造成負擔。友情像高粱,喝起來冰涼,喝完之後,卻是如此溫暖。
- Dec 17 Fri 2010 16:51
(醫療保健) 90%的病自己會好~~~~~
90%的病自己會好~作者:【岡本裕】日本腦外科醫生
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膽固醇過高、肥胖、痛風、便祕、胃潰瘍、頭痛、腰痛、過敏、失眠、自律神經失調……
這些佔門診百分之九十的病,實際上不必吃藥就會好,你能想像嗎?
岡本裕是日本腦外科醫生,同時專長惡性腫瘤的臨床治療與研究。
他最出名的就是「盡可能不開藥」,但他治療與給過建議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,復發率卻很低,這是怎麼辦到的?
本書在日本九個月就暢銷三十萬冊,是作者岡本裕醫師二十多年診療觀察的經驗結晶。
他指出:當個「聰明」患者,比當個醫生眼中的「好」患者,你得到痊癒的機率更高。
關於看病吃藥,他指出:
◎ 「好患者」就是會定期回診的病人,因為會替醫院帶來穩定收入。
◎ 不是不吃藥,而是吃藥要有期限;如果一直吃不好,就要檢討原因。
◎ 血壓高未必需要吃藥,壓力大、作息亂才是腦溢血主因。
◎ 血糖標準降低,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幾百萬人,但並非都需要吃藥。
◎ 膽固醇愈低愈好?其實膽固醇在220~280mg/dl的人,最長壽。
◎ 新陳代謝症候群,根本不必看醫生。
◎ 連醫生都未必知道,腸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。
◎ 制酸劑並不能治療胃潰瘍,原因何在?
◎ 常吃頭痛藥會刺激交感神經,可能引發其他疾病。
◎ 腰痛別穿緊身搭,更別馬上貼痠痛貼布。
◎ 過敏、溼疹,不用擦藥膏,多攝取發酵食品就可以治好。
◎ 抗憂鬱藥物,可能讓人更不開朗。
◎ 晚餐不要太晚吃,就能改善失眠。
岡本醫生提出幾點養生的好習慣。他說,想要不生病,最好能:
◎ 別讓養生成為壓力,再養生的食物,吃起來好吃才是最基本的。
◎ 量量體重,就能看出營養是否失衡。
◎ 坐姿不前傾,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狀。
◎ 按摩手指,就能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。
◎ 按摩小腿部,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環。
◎ 按壓百會穴,刺激分泌內啡□,提高自癒力。
◎ 洗澡冷熱水交替,能遠離感冒。
◎ 把看電視改成每天散步一小時或六千步,半年體重九十變六十。
◎ 睡覺不只是休息,睡足七小時才能徹底修復人體自癒力。
◎ 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,而要以顧客或朋友的對等身分。
◎ 聰明病患會設法讓醫生講出「因為你是私下問,我才會老實說」的醫療建議。
- Dec 03 Fri 2010 14:18
(好文欣賞)一群同學從40多歲時決定未來10年聚一次.......
一群同學從40多歲時決定未來10年聚一次.......
當他們第一次決定聚會地點時,40多歲還是壯年的他們選了一家A餐廳,選A的原因是服務小姐的身材最好,穿得也最少。
10年後,50多歲的他們再次決定聚會地點時,還是選了A餐廳,這時他們是因為A餐廳的菜單的字「最大」。
又過了10年,60歲的他們,又選了A餐廳,這回是因為A有養生餐。
再10年,70歲了,還是選了A餐廳,這次則是因為只有這家餐廳有提供輪椅。
10年匆匆又到了,80歲的一群同學,無異議的通過要去A餐廳,
「因為從來沒去過」...........
( 老年失智症多可怕啊 !)
- Nov 24 Wed 2010 10:56
(好文欣賞) 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!
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,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。晚上9點多,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先生。他發燒、嘔吐,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,看來就像是盲腸炎。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,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。
『醫生,能不能更確定一點?』溫太太猶豫地追問。
『好吧,』由於來診病人很多,我說:『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』。
一小時後,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、發炎指數也升高。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,』我說:『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』。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:『八成?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?』
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:『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、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。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,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『是有一點發炎』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。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,我希望你能夠了解,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。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,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。』
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,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。在雲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;我替他打上抗生素,並且安排電腦斷層(CT),然後轉身回到淹滿病患的來診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。心裡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60萬元,然後附上一句『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』。
一小時後,斷層片洗出來,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。
『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,』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:『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,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(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)。』
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:『醫生,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?』。
這回換我生氣了!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,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。我說:『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!你不信任我們,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,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。』他倆靜默不語。
我於是說:『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,有事我們不負責!』。
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:『簽就簽吧!反正我爛命一條。』
我心頭一驚,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:『江醫師,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,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。他每天作捆工領現,3個小孩才有飯吃。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…』。
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,想了一想說:『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。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,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。』
外科醫師也真好心,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,只要住院兩天,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;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,但只要花三千多塊;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。『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!』他搖搖頭道。
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,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,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,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。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。
『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,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…』我說。
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:『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?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!』
『我當然知道啊,可是…』我想反駁,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:『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,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!』『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,錢的事再想辦法,大不了就幫他出嘛!』
我腦中一陣昡暈,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,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,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。我想到10年前的一個晚上,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,我立刻就答應。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,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;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,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。
而現在,『付出』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!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,不過是節省一場吃飯錢;對溫先生來說,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。『我怎麼沒有想到?』我懊惱驚覺:『當我擁有愈多時,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!』。
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,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,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。我走到病床邊,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。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後大約要休養時間,然後拉上圍簾,把5000元放在他的手裡,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,溫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。
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,說道:『沒關係啦,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,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。3個小孩總要呷飯啊!』
溫太太幾乎快哭了,
溫先生終於說道:『醫師,我們雖不認識,可是,謝謝你對我們這麼好。我之後工作有錢,再慢慢還你。』我揮揮手道:『沒關係,互相幫助而已。我要下班了,你還是要好好休養,不要急著出院,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。』
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,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;他一頭霧水。
- Nov 23 Tue 2010 09:26
(健康新知) 立冬進補囉!營養師:小心越補越大洞
立冬進補囉!營養師:小心越補越大洞 |
【中時健康 黃曼瑩/台南報導】2010.11.05 |
11月7日為立冬,正是中國人傳統進補的好時機,好溫暖身體儲存能量。不過現代人生活優渥許多,平常飲食不虞匱乏,反而普遍都有營養過剩問題,營養師提醒,小心補過頭。除了均衡食補外,配合正常作息和適量運動才是長久養生之道。 成大醫院營養師徐瑋婷表示,現在的立冬食補應以均衡營養健康美味零負擔為導向,除了傳統的豆、魚、肉、蛋這些高生理蛋白質食品外,補品更須添加纖維的攝取,各種顏色的蔬果所含的抗氧化成分及營養價值各不相同,可多元化搭配,全穀類中纖維和維生素含量也高,是另外一種選擇。補品中的油脂可改由堅果類取代,增加不飽和脂肪和維生素的比例。最重要的調味方面,則可以不同功效的中藥材增添風味,減少鹽、糖攝取,減輕身體負擔。 |
- Nov 22 Mon 2010 10:57
(好文欣賞) 陳文茜 :楊淑君 踢到底
楊淑君 踢到底
- Nov 15 Mon 2010 14:55
(健康新知)中醫最愛的6種養生食物
中醫最愛的6種養生食物
一、蓮藕
蓮藕是獲得最多國寶級中醫師青睞,同時也是歷代醫家推崇的養生食物。有豐富的維生素C、抗氧化物、多醣和多酚類則可達到抗癌效果。
以中醫來說,生熟藕各具不同效果,蓮藕生吃性味甘寒,可清熱涼血;煮熟後性味溫平,有助健脾胃,《本草綱目》稱為「靈根」。
◎貼心提醒:
◎蓮藕屬澱粉類,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。
◎蓮藕含高纖,會促進腸蠕動,建議有潰瘍、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要吃多。
二、燕麥
近來當紅的健康食品燕麥,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,有家族遺傳性高血壓的中醫師巫水生,天天當午餐吃。
有「中醫大掌櫃」稱謂的百歲人瑞陳立夫,每日必有一餐燕麥片,裡頭混合黑木耳、蘑菇、香菇和芹菜,用來維持血壓和血糖穩定。
燕麥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(葡萄糖聚合物,吃起來黏黏的膠狀物質)可增加膽固醇代謝,很適合高血脂的人。
◎貼心提醒: 燕麥屬於高纖食物,脹氣及對麩質過敏的人不適合吃。
三、黑芝麻
愛運動的中醫師董延齡,每天早晨必吃一碗黑芝麻麥片。黑芝麻在中醫裡有健腦烏髮的養血功效,很適合大量消耗體力的人。
現代科學證實,黑芝麻中含有9成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油酸,是很好的護心食物。其中芝麻素可預防皮膚癌、降低膽固醇,對肝臟及腦神經具有保健效果。
但專家建議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,不然芝麻素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。
◎貼心提醒: 黑芝麻在中醫裡屬發物,有些人吃了會產生疹子或引發舊疾,若有這類體質的人要忌口。
四、白木耳、蓮子
白木耳蓮子湯含大量膠質並可安定心神,有美白回春功效。白木耳含膠質、多醣體和果膠,可潤腸通便、降低膽固醇。
以中醫來說,白木耳有潤肺生津效果,可緩解秋天的燥咳,所以有「平民燕窩」之稱。
◎貼心提醒: 蓮子屬澱粉類,糖尿病患者要適量攝取。另外,脹氣、大便乾的人,也不要吃太多。
五、空心菜
中醫認為空心菜清熱解毒、潤腸通便,如同天然保護罩,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體內。以營養學角度來看,空心菜可健胃整腸。空心菜的鹼性會降低腸內酸度,幫助好菌生長;空心菜含大量纖維質(每百公克有0.8公克),可降低膽固醇,且含鐵量比紅鳳菜和高麗菜高。
◎貼心提醒:
◎空心菜性味偏寒,體虛者不適合多吃。
◎纖維含量高,剛開完刀或剛排氣的人,不適合吃。
◎空心菜會影響中藥補養藥物,如黃耆、人參、當歸、川芎、何首烏的效果,如服用以上中藥,宜錯開2∼3小時後再吃空心菜。
六、白蘿蔔
美國人說:「一天一顆蘋果,醫生遠離我。」中國人則靠冬天的白蘿蔔強身保健,俗諺:「冬吃蘿蔔夏吃薑,不勞醫生開藥方。」
白蘿蔔具多種養生價值。不但屬於抗癌明星十字花科類,且維生素C豐富,是蘋果和梨子的10倍。
以中醫而言,白蘿蔔生食可止渴、清熱,並促進腸胃蠕動、幫助消化,有「小人參」美稱。
營養師許雲卿舉例說,日本人在便當中加入黃蘿蔔、廣東人在三寶飯中加入醃蘿蔔,都有幫助消化的效用。 白蘿蔔熟食則利尿消腫脹,並可幫助排便。
◎貼心提醒:
◎吃中藥可以吃白蘿蔔,但服用補氣的人參和高麗參時,要避開白蘿蔔,以免補氣效果減半。
◎因白蘿蔔較寒,胃潰瘍、先兆性流產和經期不順的人,勿過量生食白蘿蔔。
- Nov 11 Thu 2010 22:33
(好文欣賞) 洪蘭:別叫孩子圓你的夢
有位媽媽把孩子打得遍體鱗傷,警察來到時她振振有詞地說,是因為「恨鐵不成鋼」才會把孩子打成這個樣子。我看到這則新聞非常恐懼,這個觀念很錯,孩子一定要先是鐵,打了才會成鋼,如果根本不是鐵,打死了也不會成鋼。父母不能不論孩子本質是什麼,就一味要求他和別人一樣,更不能因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預期而去痛打孩子。
- Oct 05 Tue 2010 13:33
聰明人必做的 10 件事 ~~~~
〈好文欣賞〉 聰明人必做的 10 件事 ~~~~ 大前研一 聰明人必做的 10 件事 你做了幾件呢?
一、儲蓄友誼~~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。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,
- Jan 15 Fri 2010 07:40
21 位醫生經驗與智慧 !
- Sep 26 Sat 2009 01:44
~~搖滾樂的50個經典瞬間~~
- Aug 06 Thu 2009 14:34
中年危機的十大跡象~~你有幾樣啦?